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湖北破冰!技术经理人首评正高职称 —— 湖南准备好了吗?
最新动态
湖北破冰!技术经理人首评正高职称 —— 湖南准备好了吗?
2025-07-172

7月14日,湖北省人社厅、科技厅联合发布《湖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职称申报评审条件》,首次把“技术转移”单列为独立评审专业,设研究实习员—助理研究员—副研究员—研究员(正高)完整通道,并将于2025年启动首次评审。消息一出,迅速刷屏技术转移圈。

作为兄弟省份的行业协会,我们在第一时间研读文件,梳理出三大亮点,并结合湖南实际提出四条建议,供全省技术经理人、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参考。

一、湖北做法的三大亮点

  1. 破除“唯论文”——成果转化合同额可替代论文
    文件明确:促成技术转化的合同实际成交额、可行性分析报告、改革方案等均可作为业绩材料,不再把论文、奖项设为“硬杠杠”。

  2. 突出“破格”——重大贡献可直接申报正高
    只要在技术转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、取得重大业绩,可不受学历、资历限制直接申报研究员(正高)。

  3. 打通“全序列”——从实习员到研究员一步到位
    初级(研究实习员)—中级(助理研究员)—副高(副研究员)—正高(研究员)全链条贯通,为技术经理人职业生命周期提供清晰坐标。

二、湖南现状:我们离“正高”还有多远?
     目前,我省技术转移人员职称评审仍散见于“自然科学研究”“工程”等系列,评价标准侧重论文、专利,对“合同额、商业落地”权重偏低,导致不少优秀技术经理人“无门评高”。
     

 三、协会倡议:湖南如何“接招”?

1.尽快启动专题调研
      由协会牵头,联合省人社厅、科技厅及高校院所、龙头企业,围绕“职称评审与成果转化贡献度”开展调研,形成《湖南省技术转移人员职称评价调研报告》。

2.争取单列评审专业
      参考湖北做法,向人社厅申请在“自然科学研究系列”下设“技术转移”专业,并同步制定《湖南省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职称评价标准》。

3.建立以“成交额+案例”为核心的评价体系
      将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、技术入股估值、重大技术落地案例等纳入主指标,降低论文权重,突出市场检验。

4.先行先试“破格通道”
      对促成单笔技术合同5000万元以上或带动产值5亿元以上的技术经理人,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可直接申报副高或正高。

湖北已先行,湖南当紧随。
      让“技术红娘”与“科学家”一样拥有职业尊严,让市场价值成为人才评价的硬核指标,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!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