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
技术经理人的
黄金时代
大红利领域决定你的职业天花板
··
“技术经理人”通常在科技成果转移、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,从事成果挖掘、培育、孵化、熟化、评价、推广、交易并提供金融、法律、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。目前正处于政策红利期和市场扩张期的双重利好中,职业发展空间广阔。
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的重视,这一角色将成为推动创新生态发展的关键力量,力争将技术经理人打造成为科技服务行业的主力军!
01
国家政策红利
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作出部署,专门提出“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”
国务院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》及地方配套政策为技术经理人提供法律保障。
中国将科技创新列为“十四五”规划核心,明确要求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。
给予税收优惠,部分项目补贴比例可达交易额的10%-20%,多地设立技术转移专项基金。
推动技术经理人职业初中高级资格认证。
我国首套分级教材《技术经理人》出版,兼具科学性、实用性、前沿性和贯通性,覆盖知识体系、实践技能及战略决策能力,为职业能力提升提供系统性支撑?。
2022年该职业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第二类“专业技术人员”,职业编号为“2-06-07-16”
全国多省已将技术经理人纳入职称序列,对应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或工程技术系列职称,对应初、中、高级职称,并出台专项政策予以支持。湖北省《征求意见稿》明确,技术转移人员可凭转化等业绩评正高级研究员。
推动各地将高层次技术经理人纳入人才分类计划。杭州余杭区率先将持有高级技术经理人证书者可认定为E类领军人才;享受住房、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,进一步提升职业吸引力。
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聚焦技术经理人,纷纷就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出建议。建立健全技术经理人培训及激励制度、强化服务保障和人才输送。
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
苏州率先推出《苏州市技术经理人培育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明确三年目标:培养5000名技术经理人,建设20个实训基地,强化校企合作与国际资源对接,目标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。
内蒙古依托“蒙科聚”平台,整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,成立内蒙古技术经理人协会,打造专业化服务网络。
2025年1月 西安交大成立全国首个技术经理人学院,加速高校创新生态。
02
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
企业技术需求激增:
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(如制造业智能化)和新兴领域(如新能源、生物医药)催生大量技术需求,企业亟需技术经理人对接高校、科研院所资源。
科研机构考核导向变化:
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从“论文数量”转向“成果转化”,技术经理人成为科研团队商业化落地的“标配”。
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扩大:
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.8万亿元,技术经理人在项目评估、知识产权运营等环节不可或缺。
2025年3月30日,全球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年会在北京举办,明确工信部将统筹全国的技术经理人工作,用好技术经理人这支队伍,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,将其打造成为科技服务行业的主力军!
03
国际化与跨界融合趋势
技术转移链条专业化
全流程服务需求:
技术转化涉及评估、谈判、融资、法律等多个环节,技术经理人需具备复合能力,职业门槛提高但价值凸显。
细分领域机会:
如专利运营、技术投融资、国际技术转移等细分赛道逐渐成熟,为技术经理人提供差异化发展路径。
国际化机遇
跨境技术转移需求: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深化,中国与海外技术双向流动加速,熟悉国际规则的双语技术经理人稀缺,需具备对接国际技术资源、跨境技术交易等能力,助力中国科技成果参与全球竞争?
国际认证互通:
部分机构与国际技术转移组织(如ATTP)合作,推动资质互认,拓宽职业发展空间。
高附加值回报
收入模式多样化:
除固定薪资外,技术经理人可通过项目佣金(通常为交易额的1%-5%)、股权激励等获取收益,头部从业者年收入可达百万级。
职业成就感:
直接参与推动技术落地,助力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,社会价值显著。
技术经理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推动者,将在政策、市场、教育等多重利好下,迎来职业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的黄金发展期?!但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规模、质量远远无法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要,专业化、职业化的技术经理人,"加入技术经理人队伍,做技术与市场的桥梁!以专业赋能创新,以远见驱动未来,携手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,让每一份智慧迸发商业价值——我们期待跨界人才的加入,共同书写产业变革新篇章!"
更多资讯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
培训部:17375896015